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07年第1期
编号:11528251
新形势下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2月24日 李桂玉 刘 芳
第1页
新形势下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

    参见附件(294KB,2页)。

     【关键词】计划免疫;管理

    【中图分类号】R186,11339.31

    【文献标识码】B

    【文章编号】1673-7555[2007]01-0104-02

    计划免疫是各级医疗单位防疫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,长期以来我们按照上级单位所规定的免疫程序开设接种门诊,统计上报预防接种表以及相应传染病发病、死亡情况,与区(县)站共同做好流行病学调查,疫源地处理以及开展计划免疫宣传。现就预防接种卡片的使用和保管的方法探讨如下:

    1预防接种卡、证、簿的建立

    凡本市户口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,一律建立预防接种卡,同时签发预防接种证,由家长长期保存。卡表头项目(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月日、家长姓名、家庭住址、建卡日期等)要填写完整,不得漏项。对长期外出者,要在卡片上做出标志,有传染史、长期禁忌症及过敏史者要扼要记录在卡片备注栏内。

    2卡片的保管和使用

    卡片一般由地段接种门诊管理。在儿童户口转移、住址变动、进出托幼机构或入小学、转学时,要及时转移预防接种卡,并在儿童预防接种簿内登记留档,各种制品接种记录长期存查,新迁入儿童应索取卡片,登记在迁入儿童登记簿内,无卡片者(指外地迁入)要建立新卡并按免疫程序接种。接种记录要填写年月日,不得使用其他符号代替。预防接种卡要随时整理,每月核对1次新生儿数,每年彻底核对1~2次接种对象的底数,预防接种卡不得任意涂改,更换或销毁。

    这种管理模式在预防接种的普及期、拓展期内很好地预防了广大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发生,但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,人们预防意识的提高,接种人数的增多,这种繁琐、耗时、耗力的管理,越来越凸现出其局限性和落后性,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,使改变这种预防管理模式的呼声被提上日程。面对新形势下的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的新情况、新变化,为了把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,更好、更及时地服务于广大儿童,我院儿童保健科及时在保存传统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外,推出了“儿童免疫金卡”和“儿童保健通”项目管理。

    十堰市共管辖六县一市两个区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294KB,2页)